咨询热线

020-16379051


功能介绍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功能介绍

长三角首场!钓竿一挥美成“水上芭蕾”!

时间:2025-11-25 07:13:08
更多
  

  印象中,垂钓是静坐的哲学,那你见过会跳舞的钓鱼吗?在这里,钓竿是舞者的手臂,鱼线是飘飞的丝带,每一次抛投,他们的目标不仅是鱼,更是那一道划过天际的完美曲线。这便是飞钓(FlyFishing)——一项被誉为“水上芭蕾”的优雅运动。

  22日,2025杭州·龙岗飞钓公开赛在龙岗镇山屿溪谷户外驿站拉开帷幕,这也是长三角地区首次举办的飞钓公开赛。来自国内外的飞钓爱好者们,相聚于青山碧水之间,以水为媒,以“渔”会友,开启了一场竞技与趣味兼具的垂钓之旅。

  初冬的早晨,阳光温柔铺洒水面,微风掠过,荡开圈圈涟漪。选手们穿戴好涉水装备,调试钓具、装上拟饵,静候比赛开始。由于飞钓需要足够的甩竿空间,选手们分场次竞赛,按照序号选择心仪的钓点。裁判一声令下,数支飞钓竿齐齐挥出,飞钓主线如丝带般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,拟饵——也就是毛钩,轻盈点入水中。

  飞钓,是一种在欧美广受欢迎的钓鱼方式,和大众熟悉的路亚钓法相同,飞钓也是拟饵钓法,飞钓最突出的点在于它的独特的抛投技巧。

  “现场选手大多使用的是自由抛,也叫过头抛,主要通过钓竿的回弹,将主线弹出去从而把毛钩送到目标位置,当然也有各种花式抛法。”来自新加坡的裁判谢国强解释道。作为飞钓领域的资深钓手,他欣喜地看到中国有了这样专业的赛事:“我2004年来到中国,最初想找人一起玩飞钓都很难。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推广,如今能看到这样专业的比赛,真的很开心。”

  钓鱼,是技术、耐心与运气的三重考验。选手们散布在水域各处,精准操控钓竿,通过拟饵的动态吸引鱼儿。他们全神贯注,观察水纹的细微变化,凭借丰富的经验与敏锐的洞察,与水下的游鱼展开一场智力与速度的博弈。或许是天气转凉,鱼儿迟迟不愿“开口”。三个小时的赛程中,直到最后半小时才见收获。

  “上钩了!”率先有所斩获的是来自上海的北京小伙杨秋辰。他缓缓提竿、稳稳收线,最后一记“快准狠”的抄网,一尾赤眼鳟顺利入网。“本来都做好空手而归的准备了,没想到自己竟然是第一个钓到的。”杨秋辰笑道,他从无到有的秘诀在于“饵”的变换。“比赛水域水质清澈,能清楚看到鱼的活动。我发现鱼在吃水草,就立刻把毛钩换成了类似水藻的款式,果然就中鱼了。”

  飞钓有三大乐趣:“抛、绑、钓”。其中“绑”指的是钓手亲手用羽毛等材料制作毛钩。它可以是一只昆虫、一片青苔,也可以是树上的果实——只要是鱼类的捕食对象,都可以成为“饵”。紧随其后收获渔获的是来自塞尔维亚的弗拉迪米尔。“赤眼鳟本身警惕性很高,加上天气因素,鱼群不太活跃,我用了小虫子毛钩,能有所收获非常幸运。”拥有近三十年钓龄的他,工作之余最爱四处飞钓,但以往参加的均是国外赛事,这是首次在中国参赛。“对这场比赛期待已久,能在这么干净的环境中钓鱼,无论有没有中鱼,已经收获了大部分快乐。下次有机会,我还会再来。”

  为期两天的飞钓大赛圆满落幕。预赛选手们依据渔获数量和抛投距离争夺六强席位;决赛则以一尾“鱼王”的重量决出最终胜负。最终,来自上海的柴一森力克夺冠热门弗拉迪米尔,凭借一尾重达2080克的渔获,成功加冕。

  “夺冠之路充满挑战,最终能拔得头筹,真是惊喜万分!”柴一森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赛事之外,浙西的绝美山水也令选手印象深刻,他补充道:“早就向往临安的自然风光,这次借比赛的机会,终于亲眼见证这片山水的灵动,感觉身心都被治愈了。”飞钓,本就是让人走进自然、亲近自然的方式。在这如画风景中执竿垂钓,更成为一场心灵的治愈。

  “将这样的赛事引入临安,非常契合我们当前推动绿色生态、打造户外运动天堂的理念。未来,临安或许将成为各类飞钓赛事的首选地。”山屿溪谷浙西站负责人潘青青表示,“这场赛事,不仅是一场单纯的竞技,更是‘体育+文旅’融合的生动实践,为浙西天路户外旅游解锁了新玩法。”

  赛事举办地龙岗镇是浙西天路的核心区域之一,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,正日益成为长三角地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理想目的地。这里山峦叠翠、溪流蜿蜒,森林覆盖率超过85%,不仅构成了浙西天路生态廊道上最具魅力的自然画卷,也为徒步、骑行等多元户外活动提供了绝佳的自然舞台。这个周末,除了飞钓比赛,吴越古道徒步、太子尖骑行、抱石体验等活动也同步展开。如今,浙西天路沿线资源的深度联动,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户外运动生态圈,让“出发去临安”成为越来越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共识。


地址:‌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元岗街72号   电话:020-98657111
传真:0896-98589990
ICP备案编号:粤ICP备96728520
Copyright © 2024-2026  k8凯发 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